漫画受到平面以及边框的限制,发展出一套与电影不同的说故事方式,像是以效果字来替没办法配乐的画面增色,或是在静止画面加上速度线来强调流畅的动作感等等。在改编成电影後,角色获得了声音及动作的能力,这些元素似乎变得没那麽必要,因此,近年来无论是DC还是Marvel,超级英雄电影大多都舍弃了这些会干扰画面的图案,只保留角色和故事重新拍一部电影,这之中在在都显现了漫画与电影之间的差异,转换上的困难之处。
然而,背景并不仅仅是漫画改编电影面对的唯一难题。漫画还有许多特色,若要让电影在大银幕上仍然保有漫画的趣味,在电影化的过程中势必要重新演绎这些元素。
1. 漫画空间
漫画是由插画家手绘而成,比起摄影机拍摄出来的影像来的平面许多,甚至有些画家因为加入个人的风格或创意,使得笔下的世界具有特殊的光线、色彩或是景物。若大量使用现实场景反而会过於真实,或是因为偏离原着设定的样貌,降低电影给人的漫画感。
自导自演的Warren Beatty在要向原着漫画致敬的坚持下,《狄克崔西》(Dick Tracy, 1990)只用了1930年代印刷所能呈现的七种颜色,并限制美术团队不能调整颜色的深浅,在物体上就如同漫画那样看起来会是大面积的色块。此外,拍摄上仍然使用传统的光学接景技术,美术团队共绘制了57幅玻璃板画来呈现充满手绘感的城市,以片中警探和小鬼在铁轨间追逐的镜头为例,铁轨是真实的,而在上面呼啸而过的火车只是一个60多公分的模型而已。
漫画利用边框格线隔开了一张张的图片,因为页面大小的关系,读者通常不会一格一格的阅读,而是一次看到许多不同格子里的画面,因此漫画具有可以在同一时间展现许多不同的视角的特性。电影银幕则是单一画面,因此大部分电影都会利用分割画面来达到类似漫画格线的效果。《
《绿巨人浩克》(Hulk, 2003)虽然改编自Marvel的知名漫画,但李安文本上采取了相反的作法,他以角色的内心与人物关系为主线,在故事上将主角设计成希腊式悲剧人物,而非以娱乐性较高的特效与惊奇片段;另外,在影像上,他也与其他超级英雄电影不同,他大胆的将电影回归漫画,在影像上呈现出漫画般的格线,使得整部电影充满了令人眼花撩乱的分隔画面和夸张转场。另外,在反派葛伦受到爆炸波及的时候,李安更是故意的在他周围加上了一圈白边,并将背景切换成如漫画纸般的许多小格子,就好像将他喷出了漫画一般,令人不由得佩服李安对於漫画的想像和创意。
漫画的动作感和声光效果都需要靠一些辅助图案,例如对话泡、旁白文字、发出声响时的效果字,以及表达速度感和临场感的效果线等等。漫画利用在画面上加上这些素材,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说故事方法,但这些图案在电影中反而容易显得突兀,甚至影响观众观看电影影像。
导演Edgar Wright受到1960年代蝙蝠侠影集影响,着迷於五彩缤纷的诙谐趣味,以及将效果字以类似默剧字卡呈现的尝试,《歪小子史考特》(Scott Pilgrim vs. the World,2010)也充满了这种感觉。导演利用漫画与电玩的结合,保留了大量效果字及画面图样,像是演奏音乐时的ONE、TWO、THREE、FOUR和黄色闪电,另外他也采用了漫画的旁白文字,例如介绍史考特房间的摆设,以及和妹妹通电话时的基本资料。这可以说是涂装图案第一次和电影成功的结合,因此本片在圣地牙哥动漫展一发表时便引起轰动。
《太极1:从零开始》(Tai Chi Zero, 2012)一样是跟电玩取经,却弄得像老式港漫一样,或者说更像是武功秘笈,在慢动作出招的同时让角色肩膀上背着中二的招式名称,再配上细部的点解如重心、力道等数值。而补充文字则和地图结合,利用电玩地图的呈现方式,让这些图案不至於显得太过奇怪。
冯德伦导演虽然说自己只是为了过瘾,但不可否认的这部带有蒸气庞克元素的电影开创了武侠片的新风格。
至於《交响情人梦:最终乐章》(Nodame Cantabile: The Final Score, Part I&II, 2009&2010)作为同名连续剧的电影版大结局,在画面的处理上和原剧采取同样的态度。导演武内英树非常取巧的将涂装图案的呈现当成笑料,来避免它们突然出现在银幕上的突兀感,再搭配男女主角夸张的演技,像是跳跃或是击飞之类的大动作,以及配角相当具有漫画感的外型及个性设定,营造出一种脱胎自漫画的KUSO搞笑风格。
漫画人物的表演看起来其实就像不停地在变换姿势,由读者在脑海中替角色们将动作连接起来,才会有一气呵成的动作感。相反的,电影则需要透过演员不时定格并摆出帅气的姿势来造成动作的不连续,或是利用慢动作使演员彷佛停滞在某一个动作上,以呈现出漫画般介於动静之间的感觉。
《300壮士:斯巴达的逆袭》(300, 2006) 是运用这种效果的电影之一,原着画家Frank Miller的坚持碰上学视觉艺术的导演Zack Snyder,让《300壮士:斯巴达的逆袭》和《万恶城市》在制作上相当类似,全片都在一间废弃车站内的蓝目前完成,更出动了9家特效公司一起制作出所需要的大战场景和漫画世界,再一格一格的印制到胶卷上。再加上大量的慢动作处理,像是从斯巴达王把人踢下无底洞的那幕,使得每一个画面都像真正的漫画一样。
回过头来,并不是说漫画改编电影,就应该要在画面中保留漫画元素,如同《乐高玩电影》(The LEGO Movie)中保留了许多乐高积木的独特玩法,当两个不同的媒介结合的时候不应该完全舍弃其中一个的特色,而应该思考如何保留,或者以另一者的技术去增强、进化他。《骇客任务》系列导演华卓斯基姐弟一直是日本漫画的爱好者,而他们发明的子弹时间就像数位版的漫画定格画面;效果字并不是只能用在漫画电影之中,《屍乐园》(Zombieland)中主角的生存法则的呈现方式绝对是该电影的一大亮点。
事实上,上面提到漫画的许多元素,像是效果字、速度线、叙事观点的转换,甚至图像小说的分镜、景深等等概念,都是从电影中学来的概念。这些东西以新的样貌再一次的回到大银幕上,就像《万恶城市》的黑色电影风格,说起来也有种「鸡生蛋、蛋生鸡」的趣味吧!
(文/王子诚)
狄克崔西
Dick Tracy
1990 | 105 min | 美国
导演:Warren Beatty
演员:Warren Beatty, Madonna, Al Pacino
绿巨人浩克
Hulk
2003 | 138 min | 美国
导演:Ang Lee
演员:Eric Bana, Jennifer Connelly, Sam Elliott
歪小子史考特
Scott Pilgrim vs. the World
2010 | 112 min | 美国
导演:Edgar Wright
演员:Michael Cera, Mary Elizabeth Winstead, Kieran Culkin《
太极1:从零开始
Tai Chi Zero
2012 | 98 min | 中国
导演:冯德伦
演员:梁家辉, Angelababy, 袁晓超
300壮士:斯巴达的逆袭
300
2006 | 117 min | 美国
导演:Zack Snyder
演员:Gerard Butler, Lena Headey, David Wenham
交响情人梦:最终乐章
Nodame Cantabile: The Final Score
2010 | 112 min | 日本
导演:武内英树
演员:玉木宏、上野树里、瑛士、福士诚治、吉濑美智子、山田优、竹中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