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莞欣 图/Shutterstock
编按:经典日剧《长假》中有句台词:「做什麽都不顺利的时候,就把它当成上天给我们的假期,不必勉强冲刺,不必努力加油,一切顺其自然。」COVID-19的疫情,大大冲击了人们的生活。漫长的防疫生活固然有不便,却也给了我们机会重新省视原有的生活方式。一起来看看5位50+读者的体悟。
三级警戒的2个多月以来,你过得好吗?一场百年大疫,彻底颠覆了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防疫的日子,固然有许多不便,却也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正面改变。门外的车声与人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自然的鸟鸣、雨声。和他人聚会的机会少了,和自己相处的时间却变多了。
《50+》在脸书粉丝页询问读者们防疫生活的心得,我们从超过百则留言中,精选5位读者,分享他们在防疫期间的体悟与成长。有人意外发现长期压力导致的毛病改善了、有人靠天天运动瘦回七年前的体重、有人趁机改造家中环境、学会一项新的才艺⋯⋯。疫情终将有结束的一天,日後回首,这段时光将会是我们生命中难以忘怀的共同经验。
【工作篇】在家上班活得更像人!不再头痛、紧绷的身体变柔软
读者Jessamine Li:
我是科学园区的上班族,5月中以来,公司就开始实施在家上班。不用进办公室的日子,多了许多弹性和自由。只要不耽误工作,我可以晚点起床,工作告一段落时看书、吃零食、追剧,想几点吃饭就几点吃饭。最重要的是,再也没有开不完的会,也不用赶时间。
步调慢下来以後,身体的感受是最明显的。以前上班的日子,我早上6点半起床,匆匆梳洗、出门,到办公室一定要喝咖啡提神,压力太大时身体会不自主地紧绷。现在,我在一样的时间醒来,但是不急着起身。我开始听得到窗外的鸟鸣,紧张型头痛、肌肉僵硬的状况都改善了,就算不喝咖啡人也很清醒。
我想,窗外的鸟儿本来就在,只是过去的我听不到。时间压力会让人错过很多事情。这段时间,我对生活有更深刻的感受。我有更多余裕可以遛狗、陪伴卧床的妈妈聊天。
日本有个名词叫「社畜」,讲的是上班族卖命地为公司工作,完全没有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有时会有这种感觉。为了防疫在家上班至今,我最大的感想是,其实我们的脚步真的可以慢一点,不需要活得那麽紧张。国外已经有些公司,宣布员工可以永久在家工作了。这样的工作型态,更能调整事业与生活的平衡。
【居家篇】改造阳台成为秘密基地,不往外跑的居家生活也幸福
读者李先丽:
台湾宣布三级警戒以来,我做的最大改变,是把荒废多年的阳台改造成吃早餐、喝下午茶的秘密基地。
我曾经是室内设计师,现在是SPA会馆经营者兼香水调香师。我从没想过,时隔20多年,我会重操旧业。疫情让我不想出门,偏偏我又喜欢阳光和自然。检视居家环境,我发现可以好好利用阳台。
我花了一笔小钱订做白色帐篷、铺上防水地板、重新粉刷墙壁,再放上桌椅等布置物,大概一周就完成了改造。在阳台,可以不戴口罩呼吸新鲜空气,穿着睡衣活动也不用担心会被邻居撞见。我喜欢在阳台慢慢吃早餐、喝下午茶,有一种置身欧洲的感觉。
改造前後的阳台景象。(李先丽提供)
过去,我是一个热爱派对、喜欢热闹的人,疫情让我的价值观有很大的转变。我开始阅读一些关於北欧生活的书,很向往他们踏实、纯朴、不追求流行的态度。一个人在阳台施工的时候,我也不停地思考,人离开的时候可以带走什麽?我想最重要的不是物质,而是紮紮实实生活过後留下的精神遗产。
将来解封以後,我应该会怀念这种在阳台喝一杯咖啡、顺便洗个衣服都觉得快乐的感觉。
【健康篇】靠运动重回7年前身材,流汗能带走焦虑找回平静
读者林佩莹:
疫情曾经带给我很大的压力。去年中,我一度觉得肠胃不适、心跳加速,身体不舒服。肠胃科医师把我转诊到身心科,他说我压力太大,只是自己不知道。
我很需要和人有实体互动,起初一个人在家,我觉得焦虑、恐惧,不知道怎麽跟自己相处。後来,我想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就开始思考有哪些事情可以做。
第一件事是减肥。以前上班通勤时间太长,回到家根本没空运动,顶多只能出门走路。在家上班期间我订下目标,要穿下5年前买的小洋装。我每天踩健身车30分钟,一个多月後就达成了目标!接着,我又立志要穿下7年前买的短裤。这个目标更困难,因为我当时很瘦。但是不管,我继续踩,半个月後竟然成功了。
踩健身车的时候,我会一边追剧,以免运动太无聊。我看了Netflix上的2部剧《我是遗物整理师》、《预支未来》,刚好2部都有关於亲情的元素。追剧让我想起以为已经遗忘的过去,有时情绪来了,会忍不住爆哭。但没关系,不论是运动流汗、追剧流泪,都是能量的流动,能带走我的焦虑。哭过才能整理自己的心情,重新省视当初的经验。少了一些纠结,多了一些启发。
现在,我觉得心情已经比疫情刚出现时平静许多。防疫生活最大的收获,是我学会如何安抚自己的情绪,可以和自己相处。我相信,未来的我还会再遇到类似的问题,但到了那个时候,我会知道怎麽面对我自己。
【家庭篇】看影片学大厨做菜,爸爸下厨全家捧场
读者黄伟诚:
我以前是建材公司业务,已经退休2年了。平常在家就是我负责下厨,但大多时候我煮得很简单,疫情升温之後才变得比较认真。
三级警戒之後,我把我家2楼的阳台从花园改成菜圃,九层塔、紫苏、葱这些辛香料,自己种自己用。做三杯鸡、三杯中卷、三杯杏鲍菇,非常方便。我还开始看Youtube影片学大厨做菜。例如煮绿豆汤,以前都觉得好麻烦,前一天还要先泡水。看网路影片的教学,才知道要先泡水冷冻20分钟,很快就能煮出绵密好喝的绿豆汤。
还有,以前我觉得很奇怪,为什麽每次煎鱼都会骨肉分离?我看影片,学到可以打一颗蛋,煎好的鱼漂亮得不得了。家人都吓一跳,还问我今天鱼在哪买的?我说抱歉喔,是本大爷自己煎的!
我学到好多撇步,还可以教别人。像是我最近发现只要沾湿厨房纸巾,电锅不用放水,3分钟就可以煮好水煮蛋。我告诉社区的老人家,他们都好高兴,原来每天要吃的水煮蛋,做法这麽简单。
现在,我想到哪道菜好久没吃,就会立刻上网找影片学做法。其实我厨艺普通,但太太、儿子竟然也捧场说还不错,这就是防疫宅在家最大的收获吧!
【学习篇】迷上手网烘豆、种绣球花,防疫生活乐趣多
读者周秀慧:
疫情期间,我迷上了手网烘豆。我们家院子有颗咖啡树,是我女儿小学入学的时候种下的。去年,女儿进入大学,多年来从未悉心照顾的咖啡树竟也开花结果,进入收成阶段。有了自家种的咖啡豆,就可以开始烘豆。妹妹推荐我加入脸书的手网烘豆社团,里头有好多高手。
手网烘豆最难的是掌握火候。火候不均,豆子会有黑有白,颜色不整齐。摇手网时如果没力气,也烘不好。还好,社团版主热心教学,我大概3个月就上手了。我老公本来只喝绿茶,现在跟我说他要喝黑咖啡!自家喝不完的豆子,我送给朋友、邻居。现在邻居家的先生看到我,都会对我比赞。他说我烘的耶加雪夫煮起来又香又甜,好有成就感。
(周秀慧提供)
除了烘豆以外,我还加入了脸书上的玫瑰花和绣球花社团,和网友分享我种的鲜花美照。我买了绣球花苗好几年,一直都是傻傻地种,花也时开、时不开。但今年花季粉红色绣球花开得好大、好美。照片一上传到社团,就有好多人按赞!绣球花的花语是圆满、幸福,花语和花形都很讨喜,看了心情就好。
(周秀慧提供)
防疫生活在家,其实很充实、满足。原本在外地上大学的女儿,现在天天在家,让我们两老很欣慰。煮咖啡、玩园艺,和网友切磋、交流,都是很棒的经验。我现在一天要祷告好几次,谢谢很多人的帮助,让我们能够平安愉快地度过这段防疫时光。
2021/07/13
此文对你有帮助吗?50+全站免费,但需要您的赞助,支持好内容制作
→https://pse.is/3hg64d
实践梦想的第一步「50X50梦想计画」
→https://pse.is/3gf6f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