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天,台北市大安区静谧的温州街出现了一处新风景——名为「TERRA土然」的巧克力专卖店,是杨丰旭(Danny Yang)带来的全新品牌,热衷於巧克力与甜点的人们,对他的名字应该不陌生。杨丰旭同时身为在地果酱品牌「在欉红」的主厨,也曾创立巧克力工作室「九日风」,此回他将Bean to Bar订定为TERRA土然的核心理念,期望用更多元的感官体验,让人们探索巧克力与可可豆,甚至产地之间的关联。
Bean to Bar,借镜於咖啡Bean to Cup的概念,注重每道工序的表现。从可可豆产地的栽培环境、农友如何发酵、采收後的乾燥等等,直至巧克力师拿到生豆,依每支豆子的特性选择烘焙温度与时间,用不同烘焙法呈现精彩的风味表现。若味觉记忆只存在市售巧克力带来的甜感与单一风味,当你走进精品巧克力的世界里,将发现那充满各式颠覆过往想像的多元滋味。
三十岁才确立的志业
谈论起将巧克力师作为志业这件事,杨丰旭笑着说过去从没想过自己会走上这条路,而这一切,其实都有迹可循。
求学阶段,杨丰旭读的是园艺系,因着对甜点的爱吃与挑剔,加入蛋糕研习社团,也在这时诱发他对烘焙的兴趣。毕业後,也曾投身不同领域,却无法让他对工作产生热忱,才又回归专精烘焙这条路,那时他先是参加官方的农业技术团,在海地待了两年半,求学经验累积的知识,让他对豆子的品种、产区,以及各种水果驾轻就熟,也更容易抓到食物的风味特性。归国後正式进入在欉红,与主厨学习果酱技巧和甜点烘焙。
2015年,杨丰旭在日本接触到Bean to Bar,成为他迈向巧克力师的缘起,「当时台湾还没有人专精做(Bean to Bar)这件事,虽然知道当第一个要很不怕死,但不如就由我们开始吧。」正式投入前,杨丰旭与夥伴前往日本参访当地Bean to Bar的巧克力工厂,也从好客的北海道老板那获得许多宝贵经验,也因如此,土然现在的设备与日本生产线是相当接近的。
用风味搭起沟通的桥梁 感受本质的好与真
「如果在欉红追求的是水果本味,那麽土然追求的便是可可豆本身的好风味。」为了让人们深入探索巧克力的世界,杨丰旭做了许多创新的改变,相较於提供一片片巧克力,土然则以饮品的方式冲击消费者对风味的想像。
「台湾人的饮食文化与饮料脱离不了关系,於是引用氮气咖啡的概念,将氮气冲入巧克力饮品中,让空气中的小分子加速释放风味,如此一来,不仅感受随之放大,口感也能更加绵密。」端上饮品时,还会附上烘焙後的可可豆,让顾客品嚐之余,也创造一个介绍巧克力制程的契机。
在空间设计上,也充满各式巧克力元素,杨丰旭请来合风苍飞设计工作室的建筑师张育睿操刀,以大地色系与象徵可可豆的弧形曲线为主轴,搭配一旁如丛林般的的植栽,打造宛如中南美洲原生地的意象,就连吧台涂装也是用可可原物料加工而成。
与其作为推动者 更想成为一位实验者
然而,杨丰旭坦言,Bean to Bar的概念仍需花费时间与消费者沟通,也鼓励大家勇於尝试「吃」,用经验培养感官敏锐度,同时构筑味觉的记忆资料库,「不用硬逼自己喝出其他人口中的味道,当你能够逐渐透过自己的经验发现风味的差异,就能与可可豆背後的风土故事有进一步的连结。」另外,品嚐的诀窍在於「慢」,让巧克力在嘴里慢慢融化,才能让风味感受更加完整。
在这三、五年内,巧克力在消费市场重新被定义,具备更多元面貌之余,消费者对精品巧克力的接受度也逐渐增加,台湾可可豆品质也一年比一年好,与此同时,较高的人力成本却是台湾豆的主要劣势,如何说服消费者接受这样的售价,也让其他国家欣赏台湾的巧克力,需要整体环境一起努力。杨丰旭说道,自己就像一位实验者,期望未来有更多机会与不同食材、甚至其他城市碰撞出更多可能性。
「TERRA在拉丁文中有着大地的意思,土然则代表土地和自然。」回归最初杨丰旭所言,土然的存在绝对不只是让人们了解台湾巧克力,而是让每位前来的顾客,用最舒心的姿态尝试各个国家的可可豆,去探索风土的多元与魅力。
|延伸阅读|
- 发扬朴实巧克力哲学:专访 TERRA 主理人杨丰旭
- 一方巧克力包裹台湾风味:专访畲室主厨郑畲轩
- 可可食材的「换位思考」:专访COFE主理人顾玮
➤ 订阅VERSE实体杂志请按此
➤ 单期购买请洽全国各大实体、网路书店
VERSE 深度探讨当代文化趋势,并提供关於音乐、阅读、电影、饮食的文化观点,对於当下发生事物提出系统性的诠释与回应。
回到专题:Podcast|MY WAY:探索台湾的文化风景